- 相關(guān)推薦
《菩薩蠻》賞析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歷來人們對此詞評價頗高,“百代詞典之祖”。但是對此詞的作者歸屬爭議不休。我們姑且采取大眾的觀點,認為此詞為李白所作。
李白詩風清新飄逸,又豪邁,有氣勢,敢于想像夸張。他一生不得志,僅僅為官不到三年。長安一夢,他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意氣風發(fā),到“蜀道難,難如上青天”。仕途不得志,與自己“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的理想形成了一對矛盾,因此,這位豪邁不羈的詩人也會抒發(fā)出平常人的悲傷。此詞就描寫了作者登樓后不能平靜的“歸去”的情懷。
作者首先從遠景寫起,“平林漠漠”寫出了遠遠的樹林在暮色之中迷蒙,不甚分明,“漠漠”表明這是一個樹木蕭條的時節(jié),樹色不再翠綠,落葉飄零,枝干孤立地伸于藍天,沒有了多少生機。“煙如織”,描寫出了暮靄煙嵐四起。文章首句氣象闊大沉雄,并且定下了一個凄涼的感傷基調(diào)。作者用“寒”字,更鮮明地表達了這個季節(jié)給人的主觀心理的感受。
“寒”,山寒,沒有了生氣蔥籠的翠色欲滴,在生命的時序中走向了衰老,走向了凋零,沒有了炫麗。作者在“碧”前用了“傷心”二字來修飾。其實“葉”何以來傷心,作者不過是“以我心來觀外物,故物皆著我之色”而已。作者將自己的情感移于了這滿山的樹木。一“寒”一“碧”,將前句的秋意表現(xiàn)得更加凄婉,更觸發(fā)了自己的悲秋之情。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古人多以登樓來抒發(fā)自己的愁情。如“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寫在江畔人們思念家鄉(xiāng)與親人。又如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表達了自己無盡的悲苦之情。作者在“暝色”即黃昏,落日灑余暉時登上高樓。很樸實,不加雕飾地寫道“有人樓上愁”。雖然文字很平常,但是卻能引發(fā)我們的聯(lián)想。在暮色蒼茫之中,他憑著欄桿,久久地望著遠方,眉宇間藏著憂郁。“愁”字不僅描寫了主人公的心理,也引領(lǐng)下文,吸引讀者想了解作者愁之由來。
“玉階空佇立”,寫到用玉石砌的臺階,可以想見這是一個怎樣雕梁畫棟的樓臺亭榭,感受到玉階之上的人“空佇立”的清冷、孤寂!翱铡弊謧鬟_出有一種無奈的痛楚,在這徹骨寒心的孤苦中,鳥還不知人情苦,從遠方“歸飛急”。這一意象的攝入,反襯對比,更加大了作者悲哀,鳥尚且知道在日落前急急飛回舊巢,而人呢?人不如鳥,作者痛心疾首。因此,作者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是像黃河之水決堤地一問“何處是歸程?”
鳥能急歸,是因為它有歸處,它能歸去。而作者能歸何處?有何處能歸?抑郁與悲傷,都是作者不得志,不能實現(xiàn)抱負的苦悶,何處能排除這種內(nèi)心的憂郁?“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何人能明了他一腔報國情?
文章最后作者用“長亭連短亭”。長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餞別處!栋卓琢肪砭庞小笆镆婚L亭,五里一短亭”!兑磺薪(jīng)音義經(jīng)》有“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遍L亭,古人送別之地,多與柳、楊、月等形成離人愁思的象征。作者此處并不是寫與友人的分離之痛,而是借用這一憂愁氛圍的形象表達自己與歸去之地相去甚遠了。我們似乎能聽到樓上的他正在風的嘆息。
全文結(jié)構(gòu)緊湊,前文借景點明季節(jié)特點,用一個“愁”引出下文,再來“歸程”回應(yīng)前文,首尾圓合。不論是寫景還是抒情,字字飽含了作者的感情,把悲傷惆悵之情渲染到了極致,我們也不能不為之潸然淚下。法國詩人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也是最絕望的詩歌!
【《菩薩蠻》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菩薩兵08-15
菩薩的煩惱08-16
7《菩薩兵》08-15
菩薩的經(jīng)典歇后語08-19
《菩薩兵》 之一08-15
菩薩兵的教學設(shè)計08-15
小蠻腰導(dǎo)游詞01-18
金剛怒目與菩薩低眉08-17
小蠻腰導(dǎo)游詞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