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材料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材料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fā)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
趙老師,男,33歲,博士,副教授。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碩博連讀并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xx年6月起在淮南師范學院工作,F為中國光學學會會員、“光電轉換和儲能材料的研發(fā)與產業(yè)化”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材料學”校級重點學科成員,曾榮獲“全省優(yōu)秀教師”稱號,并入選學院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yǎng)計劃(第一層次)。
在工作中,趙老師同志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具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和理論修養(yǎng),在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長足的進步:
教學方面,主要承擔熱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等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教學工作量飽滿,教學效果良好,在20xx年度獲得教學考核、年度考核優(yōu)秀和校級優(yōu)秀教師,榮獲20xx年度淮南師范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還承擔了畢業(yè)論文、教育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工作,并指導校級本科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3篇以及教育實習優(yōu)秀實習生1名。除此之外,該同志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工作,主持校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參與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各1項,發(fā)表教研論文3篇。
科研方面,趙老師同志主要從事稀土發(fā)光材料與器件的研究工作,在白光LED用熒光粉、激光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并榮獲20xx–20xx年淮南師范學院科研先進個人。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SCI論文25篇,其中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17篇,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3項(排名第二)和受理3項(排名第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淮南市科技計劃項目各1項。
在科研工作中,趙老師同志表現出色的團隊組織、協(xié)作能力。多次邀請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和中國科技大學等知名專家來校指導交流。作為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和“材料學”校級重點學科成員,與其他成員合作發(fā)表論文7篇。同時,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江西財經大學、常熟理工學院、濰坊學院等院校建立了穩(wěn)定密切的聯(lián)系,資源互補,共同開發(fā)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并合作發(fā)表論文5篇。
趙老師同志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與教學資源的轉化,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利用專業(yè)特長服務專業(yè)建設,改革實驗內容、方法和手段,積極探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實驗教學體系。先后指導30余名本科學生從事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積極組織學生申報參加國家級、省級、校級各類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并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項和學院“支持百名優(yōu)秀學生課外科技實踐創(chuàng)新活動基金”項目3項(1項在研,2項結項優(yōu)秀)。
趙老師同志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熱愛教育和科研事業(yè),高質量的完成了教育、科研工作任務,求實創(chuàng)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獻,團結協(xié)作,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并在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教育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2
吳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學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中學高級教師,1983年7月畢業(yè)分配到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先后擔任音樂、語言、科學、美術、體育等各學科教師、年級組長、副園長、園長。27年來,她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灑在幼教事業(yè)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取得了顯著成績。她曾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師稱號”、“首屆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南京市第二屆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名教師”、“玄武區(qū)首屆、第二屆、第三屆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稱號。她主編了兩本書,參與編寫了9本書;在省以上刊物公開發(fā)表論文72篇,其中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6篇;參加省以上研討會獲獎論文10篇,其中獲全國獎6篇。
一、“愛”,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動力
1、愛孩子賽媽媽。吳邵萍同志就是因為喜歡孩子才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她27年來始終立足于幼教第一線,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對孩子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促進每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fā)展。她常說,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1983年,她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班上有一位姓時的小朋友,因年齡小,每天哭著不肯上幼兒園,睡午覺就做惡夢驚醒。她就象慈母一樣,每天早上從家長手中熱情地抱過孩子轉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戲增進感情。午睡時撫摸陪伴直至睡著,孩子夢醒時常常大哭,她就長時間地抱著他在園內轉悠,為了不讓哭聲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長時間抱著孩子。盡管胳膊很酸,但她從不厭煩,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這樣整整過了一個月,這位小朋友終于能愉快地入園了。那時,她班上還有位姓余的孩子,說話不清,各項能力明顯低于其它兒童,連園領導都認為此幼兒“無可救藥”了,而她不灰心,總是充滿希望并耐心細致地輔導她,和家長密切聯(lián)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計劃,通過三年的努力,她也達到同齡幼兒的水平。
2、愛園勝愛家。27年來,她從未因家庭原因而影響工作。1997年,正值幼兒園創(chuàng)建南京市市級示范園時,她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白天,她在園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夜晚,她還在醫(yī)院一邊陪伴昏迷不醒的父親,一邊翻閱整理幼教資料,準備第二天的工作。她父親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從未請過一次假。在工作中,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叫苦叫累。平日總是起早貪黑,早到遲走。在她的眼里,幼兒園勝似自己的家,園里建設比家還重要。
3、愛同事似姐妹。由于園里年輕人較多,作為青年人的領頭人,吳邵萍時時處處事事愛護她們、關心她們。在創(chuàng)建江蘇省省級示范性幼兒園過程中,青年教師每天加班到深夜,為了她們的安全,吳邵萍每天“打的”挨個將她們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這段時間,吳邵萍總是要到深夜1、2點鐘才最后一個回到家。
二、“學”,是她刻苦鉆研的永恒追求
好學、勤學是吳邵萍的摯愛追求。她始終認為學習使人前進,學習是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理念。27年來,她從未間斷過學習,從一個中師畢業(yè)生一直學到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班,自理近萬元的學費。為了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她總是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培訓活動,從未完整地休息過一個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瘡剛開完刀兩天,當她得知有一個全國音樂心理學學習時,立即報名前往,一連7天下來,影響了傷口的恢復,又到醫(yī)院進行了第二次手術,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參加全國音樂教育研究培訓,這次為了不影響傷口的恢復,每天聽完報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堅持到學習結束。平時,抓緊點滴時間,博覽群書。自加壓力,自定讀書計劃,每月讀10本雜志、每季讀完1—2本理論書籍。收集整理了30本資料冊,做了多本學習筆記。目前,她讀完了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家庭教育、課程理論、親子教育等各類理論書籍近百本,學習促使她飛速的成長,成為本領域的領跑者,成為一名智慧型園長。
三、“研”,是她開拓創(chuàng)新的重要法寶
做一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一直是吳邵萍追求的目標。因此,吳邵萍受聘擔任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早期兒童音樂教學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負責人,擔任《中國早期兒童音樂舞蹈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的實驗基地負責人,是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幼兒教育特約研究員、南京市第五屆幼教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學科教學視導員、玄武區(qū)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玄武區(qū)小學高級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她鉆研、善研,始終致力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和科學探索,潛心于課題研究!鞍宋濉逼陂g,她參加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間,她不僅參與了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九五”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早期兒童教學的心理學研究》和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建構中國早期兒童音樂教育的理論及實踐體系的研究》兩個課題的實踐研究,她個人還獨立承擔了江蘇省教育學會科研課題、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幼兒園創(chuàng)造性韻律活動設計與指導》的研究;“十五”期間,她獨立申報、負責并完成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立項課題《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緯度來探索幼兒園是否需要、是否能夠及如何建構自己的園本課程展開全方位的研究,重視從理論的高度上提煉、升華自己的豐富實踐經驗。同時,她還參加了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博導負責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生活化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張俊教授的《后現代主義的幼兒科學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基礎教育課程開發(fā)與推進的比較研究》子課題《區(qū)域性多元游戲課程開發(fā)與推進的研究》。她在幼兒音樂教育改革上進行大膽實踐與研究,《幼兒創(chuàng)造性韻律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研究》、《幼兒園舞蹈欣賞教學初探》《舞蹈欣賞教學》、《開放的`幼兒音樂教育》、《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開展大班合唱教學的實驗研究》等多篇論文發(fā)表在國家級刊物!秾W前教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幼兒教育》,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省級論文評審一、二等獎,形成了具有個人獨特見解的幼兒音樂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間,她獨立主持了江蘇省教育科學重點規(guī)劃課題《實現良性多維互動,促共同體和諧發(fā)展》的研究。她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鉆研,展開系統(tǒng)研究,有效解決了一些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前沿問題。經過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課題得到了江蘇省課題規(guī)劃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反思能力,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開放性課程在行動》專著,主編了《托班課程》上、下冊。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幼兒的觀察、分析、評價提供了直接的參照和支持,為教師設計展開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了范本。
四、“傳”,是她盡心履職的真情流露
長期以來,吳邵萍主動做好傳、幫、帶。無論是園內還是園外,她認為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我們事業(yè)發(fā)展的力量,培養(yǎng)他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她總是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幫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擔了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實習指導工作,她對待這些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實習工作耐心細致地指導,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厭其煩地接受每位學生的訪談、問卷等課題研究工作。
對園內的青年教師,她更注重言傳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下班指導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課后還與她們逐一反饋和互動,同時還定期上示范課給全園教師觀摩。她指導青年教師嚴格細致。既有理論上整體框架的指導,又有操作過程中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從不放過每個細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教具演示,收放順序都一一指導到位。在她的指導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她的帶動下,每個教師個個有特長,園里教師個個被邀請在全國各地上示范課,在全國各類研討會上觀摩研究課。這些做法和經驗,經常吸引全國各地的同行到該園跟班學習。該園的辦園水平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廣泛認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視發(fā)揮特級教師的示范作用,每學年對玄武區(qū)園長、市青優(yōu)開放示范課,她每學期都上多節(jié)示范課和舉辦講座。還承擔了市區(qū)的帶徒任務,她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予他們幫助和指導。目前,她已培養(yǎng)了1名特級教師、1名南京市名教師特級教師候選人、2名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多名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更為可貴的是,南京市內無論哪個區(qū)、哪所幼兒園,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時前往指導,并毫無保留地傳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國內,經常到深圳、溫州、澳門、大連、杭州、河南、廣州、南寧等地,為全國性、全省性及各市開設的培訓班講課,每場講座,聽眾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講課近100多場,為幼兒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長期以來,吳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為先進教育思想的實踐者,科學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師的引領者。吳邵萍同志是我們全市中小學教師學習的榜樣,吳邵萍同志的先進事跡必將感染和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業(yè),奉獻教師崗位。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3
1988年,由于工作需要,姜小鷹服從組織調配,從醫(yī)院調入福建醫(yī)科大學進行護理學專業(yè)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工作,開始了她護理教師的職業(yè)生涯。具有強烈開拓意識的她迅速轉變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護理教育創(chuàng)建和教學工作中去,帶領著團隊在福建省高等護理教育領域,努力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姜小鷹認為,教育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石,要促進我國護理專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就必須把提高護理教育層次作為起點,發(fā)展高等護理專業(yè)教育。她通過各種途徑呼吁發(fā)展高等護理教育,同時著手創(chuàng)建福建省高等護理教育模式,制訂了長遠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在高等護理教育剛起步的時候,面臨著種種困難和障礙。剛剛起步的護理專業(yè)被取消,她多方奔走呼吁;缺乏師資,她制訂了護理專業(yè)專兼職教師培養(yǎng)目標和計劃,建立和培訓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缺少經費,她四處爭取和籌集,并開展多種渠道的創(chuàng)收活動。在她的努力下,福建省高等護理教育發(fā)展很快。在原有大專護理教育基礎上,1994年開辦了護理本科生教育;1999年開辦了碩士研究生教育,20xx年開創(chuàng)辦了博士研究生(老年護理方向)教育,她也成為福建省第一位護理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為福建省高等護理專業(yè)教育構建完整的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層次結構作出了貢獻。
看到廣大在職護士學歷偏低、專業(yè)技術亟待提高的現狀,姜小鷹又克服當時護理師資缺乏、辦學條件簡陋的困難,夜以繼日的工作,精心設計了高等護理教育自學考試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目標。在她的積極奔走和努力協(xié)調下,1992年以來,她先后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在職護士高等護理教育本、專科自學考試,護理函授本、專科,護理專業(yè)證書班及各類護理培訓班等,為廣大在職護士培訓和學歷教育提供了多種渠道。多年來,姜小鷹承擔了福建省、華東地區(qū)乃至全國性大量自學考試專業(yè)計劃、大綱制訂和論證、命題組卷以及教材主編等工作,主編的《護理管理學》教材及輔導書一套3本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等護理教育本科自學考試指定教材。1996年、2001年分別榮獲國家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廳的表彰,她所領導的護理學院也因工作成績突出,1995年、2001年、2003年分別被國家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廳評為自學考試先進集體。
姜小鷹致力于提高教學質量,堅持教學改革。在長期的護理教育工作中,她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其任教的《護理管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美學》及《護理教育學》等多門課程深受學生歡迎。20多年來,她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工作15-20個小時,幾乎都是凌晨才休息,甚至常常通宵加班。她常常帶病堅持工作,甚至高燒患了肺炎還不知道。在她母親因腦出血病重病危住院的.8個多月,她始終白天堅持教學及管理工作,晚上陪護在母親病床前仍在批改在職培訓護士的論文及教學文件等,看著她拖著疲憊的身軀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病人,為高等護理教育事業(yè)嘔心瀝血,病房護士也被深深感動。
作為國家級系列教改工程項目和成果的負責人,她帶領團隊20xx年獲國家級《護理管理學》精品課程、20xx年獲國家級護理學特色專業(yè)、國家級人文護理教學團隊、國家級護理學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實驗區(qū),20xx年獲國家級護理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xx年獲國家教育部表彰為全國先進集體單位,所獲得的優(yōu)異業(yè)績在國內同行領域中名列前茅。
1.作為省高校教學名師,堅持秉承“精品、精致、精英”的專業(yè)教育理念。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姜小鷹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學改革的基礎條件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保證與前提,在教學工作中落實“教書育人”,被評為福建省“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她將“全面質量管理”運用到護理教育中,以此為導向,設計構建護理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立實用型、創(chuàng)新型的高素質護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科學、有效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改革研究的開展,進行一系列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
3.進行教材、輔助教材、視聽教學課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建設。姜小鷹十分注重教材建設,堅持采用全國統(tǒng)編規(guī)劃教材和輔助教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及時更新、加深、拓寬教學內容。先后編寫出版《護理管理學》、《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學》等全國高等教育護理本科及研究生規(guī)劃教材及專著共24部,其中主編14部、副主編6部。其中,根據多年臨床與教學經驗主編的《護理管理理論與實踐》被列為第一版全國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yè)研究生“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主編的《護理管理學》、《護理管理學學習指導》、《護理管理學同步練習冊》系列教材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等學校自學考試護理學專業(yè)(獨立本科段)指定教材;主編的全國性規(guī)劃教材《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學》等已在全國高等學校護理學本科專業(yè)中廣泛應用;研制的“常用護理技術操作”VCD光盤,已在國內200多所護理院校及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中廣泛應用于實驗教學、技能培訓和護理質量標準評價,為我國高等護理專業(yè)教材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4.作為國家級護理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負責人,首創(chuàng)設計和構建了護理學基礎、?谱o理和人文護理三個實驗教學模塊。姜小鷹采用循證為主線的實踐教學方法和先進的網絡技術,開展信息化輔助實驗教學,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整體改革,達到最優(yōu)效果,為國內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實驗教學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中,人文護理實驗模塊以《護理美學》、《護理管理學》為中心開設實驗項目。提供學生進行《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網絡教學互動、情景式訓練和護理形體訓練、護理禮儀訓練、護士行為規(guī)范訓練的場所,通過案例再現、繪畫、雕像、插花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病區(qū)管理能力、審美能力和設計美化醫(yī)院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管理理念、良好的溝通技能,樹立人文關懷的意識,使之具備良好的護士職業(yè)形象。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4
不忘初心的“守護者”
在“守護”特殊兒童這條教育之路上,周美琴堅守了35年。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兒童,我特別能理解家庭的不易!1987年,周美琴從上海浦明師范學校畢業(yè),接到了聾啞輔讀學校的.邀請。母親的鼓勵讓她接下了這份“良心活兒”:“好好培養(yǎng)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去減輕這些家長的壓力,為這些家庭和孩子造!闭沁@份初心,讓她無論走多遠,碰到多少挫折與困難,都始終甘之如飴。
走進輔讀學校的那一刻,周美琴才意識到,這份工作著實不易:她面對的是生活自理困難、大小便失禁甚至行為失控的孩子。周美琴耐心地陪伴著他們,她讓孩子們坐在自己的腿上講故事,變換著方法與他們交流,還時常用有趣的游戲幫助他們成長。漸漸地,她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個孩子因哮喘發(fā)作送進醫(yī)院搶救,在昏迷中還呼喚著“周媽媽,快來看我”……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動手打過、曾為了幫聾啞孩子排節(jié)目累倒過、曾因細致關愛孩子而被稱為“周媽媽”過……作為一名特教老師,她在孩子們身上付出太多太多。20xx年9月,周美琴獲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稱號后,為了她終身的教育追求,為了幫扶和獎勵更多的特殊兒童,全家支持她個人出資10萬元發(fā)起設立了特殊教育關愛基金,為特殊兒童實現夢想而助力。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5
xxx,鞏義市子美小學英語教師,從教二十余載。她潛心鉆研教法,苦練基本功,將每一節(jié)課都上成精品是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
在子美工作期間,只要學校安排她上公開課,她總是欣然接受,從不推諉。一次次的磨練,讓她不再懼怕上公開課,反而從課堂中找到了自信和快樂。20xx年開啟“新基礎教育”實踐研究,學校安排她上“新基礎教育”的市級節(jié)點課,她一上就是三年。三年,十多節(jié)公開課,每一節(jié)公開課都需要不少于5次的磨課,而每一次磨課的背后,付出不止是時間和精力,更是一次次難以承受的壓力。她,一次都未曾缺席!這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強的學習力!為了讓每一次節(jié)點課都有所提升,她要做的不僅僅是備好節(jié)點課,而是要上好日常的.每一節(jié)課。白天時間根本不夠用,和教材人物對話成了她每天晚上的必修課。經歷了無數次的磨課、上課之后,她的課堂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她的人生價值在一點點實現。
課堂上,她用嚴格要求去愛著他們,讓他們明白課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她會關注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有均等的機會參與課堂練習;她會分層布置學習任務和課外作業(y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會牽動她的心,她會毫不吝嗇地表揚贊許,還會經常給他們帶來驚喜:在作業(yè)本上畫上一個大拇指,寫上一句鼓勵的話送給他們;自己制作一些小書簽,寫上激勵的話語獎勵給他們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讓學生和她的心走越走越近,學生也會用積極的表現和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她。
在她的心里,子美是一個溫暖的地方,老師樂教,學生樂學。她會繼續(xù)潛心鉆研教學,堅持讀書,不斷從內打破自己。自覺成長,偕子向美,遇見更好的自己。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6
事跡簡介:
王洪春,女,漢族,52歲,重慶市開縣白泉鄉(xiāng)平安希望中心小學一級教師。堅守山區(qū)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動申請到最偏遠、交通不便的群嶺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當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廁所,在屋檐下做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書育人,成績突出。關愛農村留守孩子,幫撫培養(yǎng)6個留守兒童,自費為學校買掛圖、體育用品。曾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山上的“保姆老師”――記開縣白泉鄉(xiāng)平安希望中心小學教師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歲的女教師獨守著破舊的村校,靠著堅強的毅力和一顆為山區(qū)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心戰(zhàn)勝了無盡的困苦、恐懼和孤獨,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教師,為山區(qū)教育奉獻了30年,選擇了大山,挑起了重擔,她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稱贊。
一
王洪春本是離縣城較近的和謙鎮(zhèn)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劉權明的憨厚感動而隨嫁到了最偏遠的白泉。又因為她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對孩子的喜愛當了一名農村小學教師,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來,她堅守在大山的深處,克服了重重困難。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村的小學教育,奉獻給了渴求知識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懷呵護著每一個孩子。
白泉鄉(xiāng)是開縣最偏僻、最貧困的一個鄉(xiāng),30年前,這里還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縣城,徒步翻山越嶺,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選擇了這個鄉(xiāng)最偏遠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來,王洪春愛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師生涯中,她自始至終關心照顧每一個學生,在她班上學習的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她對困難的學生總是給予無微不至關心,要是哪個學生因為家庭的貧困而失學,她總會從微薄的工資里面擠出一部分錢給學生墊書雜費,說服他們復學。一個又一個,一年又一年,墊的錢越來越多,還她的卻很少,30年來,究竟給學生墊了多少費用,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因此,也讓她自己的生活也經常舉步維艱。
王洪春家在農村,她每天上完課還必須干農活,但是幾十年來,她在工作上從來沒有拖過后腿,對學習差的學生她也總是悉心輔導,從不放棄一個后進生。每天傍晚,她總是走村串戶,到學生家里去家訪,去輔導學習差的學生,經常到了半夜才打著火把回家。
二
20xx年8月,處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嶺二校急需教師,但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正在學校領導焦頭爛額之際,49歲的王洪春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她自愿申請到群嶺二校任教。一個女教師,到一所荒涼得古廟一樣的學校教書,這讓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驚。
群嶺村校是全鄉(xiāng)最偏遠、環(huán)境最惡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間破舊的土墻教室,兩邊的陡坡延伸至讓人恐懼的`深谷。從場鎮(zhèn)到那里,要走4個小時山路。以往的老師,沒有誰在學校待上過一年。
因為之前沒去過群嶺,開學前,王洪春讓丈夫劉權明先上山看看。劉權明回來后,久久沒說話。“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聽了妻子這話。劉權明開始默默為她收拾上山的被條、換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嶺二校地處群山之顛,四面迎風,泥巴墻,瓦屋頂。校園總占地面積38.9平方。開學頭一天,夫妻倆背著東西,早上8點從家里出發(fā),下午2點才走到學校。
來到學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兩間,一間是教室,容納兩個年級的復式班,一間是老師臥室兼廚房。教室里,3只腳的課桌就有6張。一個沒有門的廁所,中間掛了條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讓丈夫維修桌凳,自己打掃清潔。兩間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裝了一筲箕,還發(fā)現4張蛇蛻下的皮。
當天晚上,因未帶床,王洪春和丈夫將紙板鋪在地上睡,沒電,就點蠟燭。一周后,學校才通電,丈夫也從家里搬來一個床墊,放在借來的6個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現在。
幾個留守孩子和王老師住在一起,除了上課,王老師還要煮飯或者方便面和學生一起吃。由于臥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電壓低,又不能用電飯鍋,所以王老師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飯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個“三腳”和一口鍋,看起來有些像過家家,卻讓人覺得心酸。由于這里海撥高,群嶺山上,每年冬天兩個多月大雪封山。沒有水,她就將干凈點的雪放在鍋里,融化后做飯。但不管多干凈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師只好干吃方便面。剛剛到群嶺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學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說不清了。
三
條件越是艱苦,王老師越是努力地工作,因為她認為在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為孩子們充電,讓孩子們長大了憑自己的實力改變命運,盡管她擔任的是復式班,但她對教學工作絲毫沒有怠慢。對于學生作業(yè),無論課堂作業(yè),還是家庭作業(yè),她都一絲不茍地批改,而且還在一個本子上詳細地記錄了“作業(yè)反饋信息”。學校領導問她:“這么多的作業(yè)你怎么改完的?”她卻平淡地說:“反正沒事,改點作業(yè)充實一些。”
王洪春老師是82年前的民師,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但她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在她的備課本和教科書上,到處能看到那些“循規(guī)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鉆研教材的見證。在村小有很多課余時間,王老師除了改作業(yè)和輔導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備課和學習。她說:“閑著也是閑著,有事做還好些!痹谒唵蔚拇蹭伒紫拢泻芏鄷,她說沒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嶺二校由于是白泉鄉(xiāng)條件最差、環(huán)境最惡劣的村校,曾經幾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況嚇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師的時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卻主動申請去任教,這事卻讓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在白馬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農村人光靠種莊稼維持生計是不行了。于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兒童便成了教育過程中嚴峻的問題,據統(tǒng)計,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兒童占50 %,留守兒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家里的活計變得特別忙,再加上學校路途遙遠,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問題,見此情形,王洪春老師主動給孩子做中午飯。每天中午王老師都要用那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灶臺里給十幾個孩子做飯。
家長們見王老師待孩子特別好,有些離學校遠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師那兒住。僅僅十多個平方的寢室里,住著王老師和四個孩子,他們小的四歲,最大的有六歲。白天,王老師要為他們熱洗臉水、洗臉、梳頭、做飯,晚上,還得在三更、四更時分叫醒孩子陪他們上廁所,否則就會尿床。王老師每天給所有孩子上完課,便和這四個留守兒童一起玩。在王老師這里,老師、廚師、管理員全由她一個承擔起來了。當同事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卻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話回答:“比起那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們沒有床,王老師就把自家的鋼絲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沒有零食,她便在街上買了背上去免費給孩子吃;孩子們沒水喝,她便在簡單的灶臺里給他們燒開水;孩子們沒活動場所,她便讓自己的丈夫用木頭做了一個乒乓球臺,她還買了如跳繩等許多體育用品,給孩子們玩;她還自己掏錢買了拼音掛圖、教字掛圖、漢字掛圖等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也就是因為她的用心良苦,現在不僅讓本校學生愛校如家,中心;厝サ暮⒆右矏廴ツ抢锿。也就是因為她的善良和藹,山上許多大姑娘也拿她當自己的媽媽,跟她談心,請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識。在這里,王老師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尊重和信賴,王老師也不再孤單,因為在這里她有許多親人。
在王洪春主動申請上山之初,有人懷疑她在那里堅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說她是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師不僅堅持了下來,當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也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但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師還是和以前一樣,默默的堅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巔,默默地辛勤工作,既當老師,又當保姆,默默地忍受著孤寂和艱辛,用自己柔弱的雙肩為大山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五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華秋實,30年的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樸實和堅毅,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無私奉獻,贏得了學生的敬仰,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她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跡不僅受到社會各界和許多媒體的關注,20xx年,她再次被學校評為模范教師,縣“十佳班主任”,20xx年評為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20xx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評為全國模范教師、教育部和全國婦聯(lián)評為全國巾幗標兵、教育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并當選為市縣兩級婦代會代表。面對這些榮譽,王老師卻說:“其實我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繼續(xù)上來照顧這個山上的孩子,他們需要用知識來改變命運!蓖趵蠋熅褪沁@樣平凡的一個女人,和這里的許多女人一樣,放假回家了是個賢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卻挑起了大山的脊梁,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奉獻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過半百的她仍然堅守著那座大山,堅守著那里的孩子。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7
我叫xxx、女、38歲、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大專學歷,F在趙北口鎮(zhèn)楊莊子小學任副校長,負責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兼五2班班主任,并教五2班語文、科學及思品等學科。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在18年的從教生涯中,時時以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在楊莊子小學的發(fā)展歷程中豎起了一面旗幟,是xxx鎮(zhèn)優(yōu)秀教師的代表。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多次獲得上級政府的各種獎勵,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與好評:20xx年,榮獲保定市“優(yōu)秀班主任”的稱號;20xx年榮獲縣政府嘉獎;20xx、20xx、20xx、20xx、20xx年先后8次榮獲安新縣單科優(yōu)秀獎,連續(xù)多年師德考核優(yōu)秀。
一、錘煉思想、提高境界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yè)務上強人一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
在十幾年的工作中,我與黨中央時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實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在三尺講臺上,認真執(zhí)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事業(yè)接班人為已任,志存高遠、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二、熱愛學生,以生為本
1997年,我畢業(yè)于河北xx師范學校,踏上工作崗位。驀然回首,竟已有18個年頭了。我從一名師范生成長為具有一定經驗的成熟青年教師的這段歲月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獲了幸福。去年春天,我反復出現高燒不退現象,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確診為右腎厘米結石并伴有深度感染,必須住院做手術。手術半個月后,我就重新步入時刻牽掛的教室,登上三尺講臺時,那一群雙眼噙滿淚水的孩子是多么興奮!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始終熱愛著教師這個職業(yè),以平常心做著平常事,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
十八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卓有成效。我注重班風學風建設,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yè)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及時批改作業(yè)、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同學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同學們都認為我是值得依賴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又是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長者。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是喜歡上我的課,任課班級教學成績常年位于同年級前列。我所帶班的學生在每次的考試中均名列前茅。
三、學習、培訓,投身課改
20xx年,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做到“為人師表,以身示范,以人為本”。同年年底,我擔任學校副校長職務,負責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我校位于邊遠農村,師資隊伍薄弱,22位教師中有7位代課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堅固,我深知課改工作任重而道遠。
時逢課程改革,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我深感自己的知識匱乏,學習自然成為首當其沖的事情。為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我經常參加各級課改培訓。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6月,我隨縣教育團隊遠赴山東參加由中國專家學者協(xié)會學術交流中心舉辦的《篤行名家講壇》活動,在這短短的幾天的參觀學習中,我深受震撼。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基礎教育也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輔開。新課程的實驗對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約新課改能否順利實施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師資水平,而課改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體現新課改精神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的成長,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yè)化成長是基礎。新課程的制定是基于許多新的觀念基礎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認同、內化這些新的'觀念,是關系到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最基本的條件。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將這一核心理念轉化成教師的行動。在課改之前,我首先組織老師進行了培訓,讓老師們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標,明確了新課改的任務要求及實施做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觀、現代課程觀。而后,又多次進行教師培訓,積極探索適合我校學情的優(yōu)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推進學校的課程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也清楚地認識到,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比如怎樣更有效的做好小組內的落實;怎樣做到小組的制度評價和文化氛圍創(chuàng)設有機的結合;如何有效落實當堂檢測;怎樣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說和多做等等,都是要繼續(xù)研究解決的問題。
在新的學年里,我將面對更多的挑戰(zhàn),更多的機遇,爭取在新課改方面會取得更大的收獲和進步,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為我校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實施貢獻更大的力量。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8
不忘初心,用愛堅守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彼襁@首歌中所唱的那樣:“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彼,就是我們子美小學語文團隊的一名普通教師——XXX老師。
曹老師參加教育教學工作至今已31年有余,從教以來,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責任心強,樂于奉獻。在子美小學工作的14年中,師德交口稱贊,教學成績突出,管理班級有方,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曾獲得河南省骨干教師、鞏義市骨干教師,鞏義市優(yōu)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輔導學生參加各項比賽也屢屢榜上有名。作為學科的優(yōu)秀引領人,多年擔任年級教研組長,經驗豐富,帶領著自己的教研團隊,真研究,真學習,真成長,所帶的`團隊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研組。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起始于辛勞,收歸于平淡。”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從來都不會驚天動地,只能夠潤物細無聲。曹老師就是這樣嚴守初心,盡心盡力地做好學校交給的每一項任務,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教育智慧,成為了一屆屆學生和青年教師一生中的重要他人,而她從不居功自傲。她時刻以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來勉勵自己:不求轟轟烈烈,只求滴水穿石;不求聞達于世,只求無愧于心;始終踐行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主動健康成長的學生”這一教育理念,憑著一顆熱忱、執(zhí)著的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師表,用生命的一點一滴兌現著對教育事業(yè)的莊嚴承諾。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9
翻開楊凌示范區(qū)推廣基地分布圖,不難發(fā)現,從三秦大地到西部邊陲,從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處處彰顯著楊凌的農業(yè)科技含量和示范推廣的成果。在黃淮麥區(qū),江蘇徐州、河南長葛等地種植的.“楊凌小麥”穗大粒飽、連年豐收;在陜北高原,“楊凌玉米”個頭碩大、種植廣泛……
去年秋收時節(jié),榆林市定邊縣堆子梁鎮(zhèn)營盤梁村的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白詮姆N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陜單609’‘陜單650’‘陜單636’玉米新品種逐年增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碧峒斑@幾年的收成,玉米種植大戶高海寬喜不自勝。
種植面積從20畝到630畝,畝均種植密度由4000株增加至5500株,每畝產量也從700公斤提高至1000余公斤,年純收入40萬元,高海寬不僅自己嘗到了良種的甜頭,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近20萬畝。
成果轉化推廣是農業(yè)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楊凌示范區(qū)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優(yōu)勢、育種技術、示范推廣等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國家(楊凌)農業(yè)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楊凌)旱區(qū)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作用,把楊凌農業(yè)科技成果送到了千家萬戶。
“楊凌示范區(qū)持續(xù)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體系融合,在推進區(qū)校融合、一體發(fā)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區(qū)域協(xié)同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蔽鞅鞭r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征兵說。
不僅如此,楊凌還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等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不斷做大做強農業(yè)科技示范推廣文章,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經驗、新模式,尤其是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探索形成了大學試驗站、產業(yè)鏈、農科培訓等“六種推廣模式”,打通了農業(yè)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
25年來,楊凌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700項,并在全國18個。▍^(qū)、市)建成農業(yè)科技示范推廣基地350個,年示范推廣面積1億畝,推廣效益達到235億元。同時,圍繞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略,充分發(fā)揮楊凌農科教優(yōu)勢,探索形成了“建設農業(yè)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做給農民看,開展農業(yè)科技培訓、教會農民干,引導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參與、帶著農民干”的科技扶貧工作模式,數以億計的農民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8屆,躋身全國5A級農業(yè)綜合展會序列并獲國際展覽業(yè)協(xié)會(UFI)認證、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農業(yè)展會品牌,為我國西部地區(qū)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重要平臺。
“楊凌示范區(qū)探索形成了多種示范推廣路徑,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轉化示范,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fā)展旱區(qū)特色農業(yè)脫貧攻堅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敝袊r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立會說。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0
孟夏時節(jié),麥浪滾滾,豐收在望。
看色、看粒、看長勢……小滿節(jié)氣后,一場全國小麥新品種觀摩會在楊凌舉行。觀摩團追隨著麥浪,實地觀摩了“西農511”“偉隆169”“西農926”等一系列飽含著科技創(chuàng)新元素的楊凌小麥新品種,見證了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種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楊凌示范區(qū)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需求,積極開展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在小麥良種繁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創(chuàng)新成果,成功探索出一條以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農業(yè)現代化的特色發(fā)展路子!敝袊こ淘涸菏俊⑿←渿夜こ虒嶒炇抑魅卧S為鋼說。
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窗口,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把楊凌比喻為“旱區(qū)種業(yè)硅谷”,充分肯定了楊凌在種業(yè)科技攻關、種業(yè)企業(yè)建設、種質資源搶救性保護等方面,為打贏種業(yè)“翻身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
如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吉萬全教授團隊正向著優(yōu)質強筋、抗赤霉病和條銹病綠色小麥“進軍”,馬翎健教授團隊致力于選育釀酒專用小麥等優(yōu)質專用小麥新品種,閔東紅教授課題組則正在全力攻克抗旱節(jié)水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技術難題……基礎研究、靶向育種、生物育種正方興未艾。
25年來,楊凌示范區(qū)扎實履行國家使命,大力實施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轉化為區(qū)域發(fā)展動力,走出了一條建平臺、打硬仗、促開放之路:
建平臺,厚植科技創(chuàng)新沃土——
從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到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從楊凌種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到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chuàng)新中心,從果業(yè)、畜牧、食品工程等農業(yè)產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到秦創(chuàng)原農業(yè)板塊創(chuàng)新驅動平臺,楊凌示范區(qū)始終堅持把科技創(chuàng)新作為發(fā)展的“一號工程”,不斷加強各類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先后建設省部級以上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97個,成為建設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推廣核心區(qū)的“加速器”。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楊凌種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康振生所說,楊凌為農作物種業(yè)與現代生物技術集合、促進傳統(tǒng)種業(yè)改進,做好研發(fā)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平臺,為我國農業(yè)特別是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提供了新機遇。
聚資源,創(chuàng)新實力越來越強——
知名種業(yè)企業(yè)先正達、科迪華和陜西省雜交油菜中心、金棚種業(yè)等種業(yè)科研院所、企業(yè)紛紛落地楊凌,各類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要素持續(xù)聚集,楊凌農業(yè)創(chuàng)新高地作用越來越明顯。同時,充分發(fā)揮示范區(qū)體制優(yōu)勢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等科教人才智庫作用,大力推進區(qū)校融合、協(xié)同創(chuàng)新,探索形成了“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發(fā)展的新機制,區(qū)域協(xié)同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
促開放,讓創(chuàng)新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楊凌以建設上海合作組織農業(yè)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為契機,充分發(fā)揮示范區(qū)和自貿區(qū)雙區(qū)疊加優(yōu)勢,深入推進國際農業(yè)交流、培訓、示范,先后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yè)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建設了一批國際農業(yè)科技合作園區(qū),更多蘊含“楊凌基因”的“金種子”走出國門,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出了絢爛的'“農科之花”。
25年來,楊凌示范區(qū)在小麥遺傳育種與條銹病防控、牛羊體細胞克隆、蘋果抗逆生物學、動物胚胎干細胞研究及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蘋果等生物育種技術體系,審定通過的農作物新品種達768個、蘋果新品種12個,為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研成果涌現,是楊凌示范區(qū)多年來在科技創(chuàng)新重點領域長期堅持研發(fā)取得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深化改革激發(fā)活力、加強政策引導激勵,以及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金融等協(xié)同推進的結果!敝袊こ淘涸菏、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康紹忠說。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1
腦癱孩子也能集中教育?殘障孩子也能與正常孩子一樣出色?這些聽上去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周美琴手上都變成了現實。
在周美琴的主張下,浦東新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除了接收聽障、智障孩子外,又招收腦癱孩子入學進行集中教育的任務,此舉開創(chuàng)了全國的先河。
腦癱孩子的'集中教育一無課程,二無教材,三無師資,周美琴帶領老師們從引進智障教育教材,到“康復訓練”與“文化學習”并重,到實行“醫(yī)教結合”的教育模式;從每天一節(jié)康復課,到康復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再到24小時康復理念的確立……益智、康復、生活技能、心理及溝通與交往等課程模塊及跟蹤評估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為腦癱孩子提供“全面營養(yǎng)”。這套行之有效的腦癱兒童康復與教育的學校模式,最終榮登上了全國教科研成果評選最高領獎臺。
隨著醫(yī)教結合的不斷推進,周美琴的服務半徑,從一所學校輻射到外區(qū),并擴展到全市。20xx年,上海率先探索成立了5個聽障和視障指導中心。周美琴作為第三聽障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負責人,為在浦東和奉賢普通學校就讀的所有殘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務。
上海中小學幼兒園在校生超過百萬人,其中殘障兒童8000多名——周美琴對他們“如數家珍”。這是因為,20xx年上海成立了全國首家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中心落戶浦東特殊教育學校,周美琴又擔任了中心主任。周美琴領銜組織了滬上18位特教領域及醫(yī)學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對所有特殊學生開展科學、精準、全納地考前評估,幫他們“解鎖”成才立交橋。前幾年有名腦癱學生通過評估坐輪椅參加中考,考場按中心要求,考卷由老師幫他翻頁、每半小時扶動一下身體,孩子最終考進了區(qū)實驗性示范性優(yōu)質高中。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2
讀完《師愛之路》,一個個徐匯育人楷模的親切形象,一件件源于生活的感人事例躍然心中。忙碌的工作、更多的付出……那為什么我又從他們的字里行間讀出的卻是滿滿的幸福?
——幸福來源于他們自己對事業(yè)的追求。
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是我在這幾位育人楷模身上看到的共同之處。陳珺老師在烹飪專業(yè)的技能領域,勤學苦練,練就一身真功夫。她并不滿足,不斷實踐摸索,積累操作經驗,帶領學生們一次又一次地“攻克難題”,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不斷提升,成就“舌尖”上的新高度。施嘉平老師厚積而薄發(fā),在從事教研員的40多個春秋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的腳步。無論是學歷的不斷進修、多次的赴英學習培訓,還是在不斷引領英語教育課改的實證研究、打造一流英語教師團隊的過程中,她都潛心教書、精研教學,把學習作為一輩子的事情。在書中樸素的描述中,讓我們看到了楷模們在平凡工作中堅定執(zhí)著,看到了楷模們對自我的不斷要求、對工作的不停追求與對教育理想的奮斗與堅持。
——幸福來源于學生們對他們的喜愛。
“當教師的最大快樂就在于學生的快樂成長”,一位楷模這樣講到。的確,對于老師來說,學生是最好的評價者。學生的進步是老師最大的欣慰,學生的喜愛會是老師們工作的`不竭動力。李之音老師的學生畢業(yè)十多年,仍然不能忘記李老師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幫助與指導,指引他愛好文學,成為了一名記者。西南位育中學的黃徐娟老師被她的學生認作為中學時代最喜歡的老師,她們喜歡她那爽朗的笑聲,喜歡她那較真的眼神,喜歡站在她身邊,得到她的鼓勵與幫助。梅園中學的傅琳老師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如媽媽般慈祥的老師。她讓孩子們愉快地掌握知識,同時也讓孩子們燃起學習的信心,取得學習的進步,嘗到了學習的甜蜜。你快樂,所以我幸福。這些育人楷模用自己的大愛,收獲了師生間珍貴的情誼!澳銗勰愕膶W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嗎?”面對愛的三問,相信這些育人楷模們用他們的言行已經做了最好的回答。
——幸福來源于家長們對他們的信任。
科技幼兒園的袁晶晶老師,家長們愛叫她“晶媽”。晶媽經常將孩子最近在班級里的表現通過各種渠道告訴家長,并指導家長如何對待孩子這段時間情緒上的變化。她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家長們感動的世外小學的湯瑩老師,用自己對工作強烈的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精神贏得了家長們的稱贊。她工作細致入微,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從一個小習慣開始培養(yǎng),幫助學生起步。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取得教育的合力!拔覀儜c幸遇到這樣的老師!她就是孩子們的榜樣!”“太多的感觸無法用短短的文字來表達,作為家長,我們只有衷心地向老師們道一聲謝謝!”家長的心里話道出了對老師的信任。這些育人楷模們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幸福來源于家人們對他們的支持。
家庭與事業(yè),在每個人眼中都很重要。這些育人楷模們也同樣擔當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責任,承受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他們在取舍,在平衡,但在學生和工作面前,他們總將天平向著工作、向著學生傾斜著。家人有埋怨,但都被他們執(zhí)著的工作熱情所融化,把支持與理解化為了默默地行動,幫助他們分擔家務、照顧老小。誰能說這些育人楷模不是最幸福的人呢?
路在腳下,愛在心中。懷揣著大愛的楷模們最幸福!讓我們一起隨著楷模們的腳步,共同踏上師愛之路,走出幸福人生!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3
[徐xx]
徐xx,男,xx市第九中學教師,1994年參加工作,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至今已24年,工作勤懇認真,被評為xx市骨干教師,多次獲市優(yōu)質課比賽一、二等獎。20xx年響應上級組織號召,積極下鄉(xiāng)到大澤山鎮(zhèn)上甲小學支教。執(zhí)教三年級科學及四個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面對從高中生到小學生的轉變,他提出“N遍教學”法,緊抓孩子知識落實,效果顯著。在教學中,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
剛來到上甲,接到并不太熟悉的科學學科,徐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推辭,接下了這項挑戰(zhàn)。為了教好學,他犧牲晚上休息和節(jié)假日的時間,努力鉆研教材,精心設計環(huán)節(jié),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教案備了厚厚的一大疊,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重點批注,真正做到了備教案、備學生、備資源,快速從一名體育老師轉變成一位科學通。
20xx年秋,徐xx出示了一節(jié)全教育單元的科學觀摩課,他的課堂,生動而又幽默,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暢所欲言。通過動手實驗讓知識更加的直觀和生動,徐老師則在一旁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
在教育學生上,徐老師很注重托底培優(yōu)的工作,對于后進生,他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流,樹立起他們的信心,慢慢地,孩子們都喜歡上了科學,也熱愛他們的科學老師,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他所任教的科學每次考試都名列全鎮(zhèn)前茅。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徐老師細心的愛,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激發(fā)他們揚帆前進。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4
從教時間久了,鄭丹娜慢慢總結出了屬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全接納、慢引導”。全接納,即接納所有的孩子、接納孩子的所有;慢引導,則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
她引用論語的故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ㄖ牵釉唬骸爸!
用鄭丹娜的話說,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不過,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不容易。
鄭丹娜發(fā)現,小學生年齡小,膽子也小,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大多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當時,她在雜志上看到,有位老師在教室里放一個紙箱,學生可以把心事寫在紙條上,放進箱子里。
受到啟發(fā)后,鄭丹娜讓學生們每個人準備一個漂亮本子,專門用來寫“悄悄話”!澳憧梢园严牒屠蠋熣f的話寫在本子上,老師有想和你說的話,就在本子上回復給你。”鄭丹娜和學生說。
后來,學生們開始把自己的心事交付給“悄悄話”,也逐漸對班主任鄭老師袒露了內心世界。
頑皮淘氣、喜歡欺負別人的小男孩寫:我也想改,但是改不過來,這次我又犯錯誤了,美術老師說我了,英語老師說我了,爸爸媽媽也說我了,如果有一天他們都不喜歡我了,我該怎么辦?
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寫:我沒有好朋友,他們嫌我沙包扔得不準,打乒乓球跑得慢,我就像天空中一朵孤單的云,這飛飛,那飄飄……
被爸爸媽媽冤枉的男生寫:昨天,爸爸給了我20塊錢讓我買番茄醬,買完我把剩下的`錢放在他的錢包里了。后來看到我桌上的錢非說是買東西剩下的,其實,那是我去年給媽媽打工攢下來的。
鄭丹娜借助這些記錄了解孩子們,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擾。給學生回信安慰、勸解,在班會課上給孤單的小同學“找朋友”,及時和學生家長溝通,把自己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故事講給學生聽……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5
劉xx,女,中師文化,1978年9月至今一直在xx鄉(xiāng)中心小學工作。三十年來,她辛勤耕耘,樂于奉獻,兢兢業(yè)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人才。她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她酷愛教育事業(yè),關愛學生,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教書育人的光輝事業(yè)。
一、酷愛教育事業(yè)。
從教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擔任三十年的班主任,已接近退養(yǎng)年齡,但她工作依然積極肯干,她舍不得孩子們,舍不得深愛的教育事業(yè),仍然工作在班主任崗位上。
二、團結同志、樂于助人。
她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哪位同志有困難,她都熱心幫助,哪位同志生病住院,她都要親自去探望。她謙虛謹慎,與同志和睦相處,從不斤斤計較,三十年來沒有與任何同志發(fā)生矛盾沖突,并能積極主動調解同志之間、同志和領導之間的矛盾,充分發(fā)揮一名骨干教師的作用,為學校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做出了突出貢獻。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她深深體會到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她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加強自修,努力鉆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積極參加進修學習,多年的教育的實踐,以及扎實的理論基礎,使她有了更強的教育教學能力。30年來,她在班級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每接一個新班,都首先深入班級了解學生情況,針對學生情況,采取具體的管理辦法。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培養(yǎng)一批得力的班干部,既有利于班級工作,又鍛煉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其次,在教學的同時又重視育人,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和一些名人青少年時代的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經常利用班會,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同學們都能自覺遵守紀律,形成良好班風。第三,抓“兩頭”帶中間,切實做好差生轉化工作,采取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方法,找出病因,對癥下藥,促進差生轉化。優(yōu)等生容易滋生驕傲情緒,注意早打預防針,使他們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第四,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五,關心學生,用真誠的愛感化學生,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特別是差生,他們自己有的就認為是被老師遺忘的`。當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他們會把這樣的愛深埋在心底,并自覺地改正錯誤。
三無私奉獻、關愛學生。
從教三十年始終堅持早來晚走,利用休息時間義務為學困生補課,義務為學校拆洗被褥、修理桌椅。她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對待學生,對后進生、特困生、殘疾兒童傾注了更多的愛。她為學困生補課,家長主動給補課費,都被她婉言謝絕,她無私照顧特困孩子在校的生活,經常自己掏腰包為特困生買學習用品。學生們稱她為“老師媽媽”,學校多次收到家長發(fā)自肺腑的感謝信,有的家長親自到學校來表達感激之情,感謝劉老師對孩子的關愛、照顧。1998年,她任教的三年級,是這個基礎較差,后進生較多的一個班,這個班的大部分同學來自于偏僻的各個教學點,他們的基礎差,紀律觀念淡薄,早就養(yǎng)成了松懈的習慣。剛接班時,不少教師為她擔心。有些人在背后議論,看來這個班的成績總評只能是倒數第一了。但她憑著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把這個班搞好,也一定能把差生的成績提上來。在摸清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首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熱情關心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給他們以更多的愛心,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克服自暴自棄的思想,結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與學校密切配合,對于后進的學生,在摸清他們情況的基礎上,組織力量,進行幫助。對他們著眼于高標準,著眼于細微處,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氣,養(yǎng)成好作風。有個女學生,因經常無故曠課受到學校領導批評,小小年紀但她心里頂牛,思想消沉,對生活態(tài)度更加冷淡,對同學的態(tài)度也不好。她決心要用愛心喚醒她冰冷的心,先后找她談心幾十次,她有一點進步就鼓勵。同時,做好她周圍同學的工作,動員大家一起來關心她,幫助她。一次,她得了病,班干就組織女同學為她端茶、倒水,幫她復習功課。老師的愛護,集體的溫暖,使她感動得熱淚盈眶,久而久之,她的一顆冰冷的心終于和同學們跳動在一起了。以后,她主動找同學談心,消除疙瘩,搞好團結,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爭取早日把成績趕上。經過長期的努力,班里的十多名后進生,程度不同地有了進步。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1-02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8-09
縣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4-04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優(yōu)秀06-07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5篇02-15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2篇07-04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2篇)01-02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范例15篇08-09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材料10-18
教書育人楷模個人總結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