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講座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jīng)驗。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研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本周四下午,學院邀請了返學專家—肖云博士為我們進行學術講座,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術論文閱讀與評估”,肖博士儒雅的外表、扎實的學術功底、溫和親切的嗓音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首先,肖博士為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的特點及分類。論文(或稱學術論文)是對科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學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說,論文既是科研人員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理論性等特點。從內(nèi)容形式來看可分為三類第一,否定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些舊觀點,提出新見解。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tǒng)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第三,在某一學科領域中,經(jīng)過自己悉心研究、觀察和實踐,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陳述新見解。
其次,通過聽講座我學會了,如何大體上去評估一篇論文的質(zhì)量。應該先把握文章的標題、摘要、關鍵詞,這樣我們就能從宏觀上去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貢獻,要說明的問題,研究方法特色,主要內(nèi)容,于此就能大體上知道這篇文章價值有多大;接下來,看文章研究方法中的樣本是什么?變量是什么?測量工具是什么?針對問題設計的測量方法是否合適?最后所得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去進行評價;還要關注研究結果、附錄、參考文獻,從研究結果中我們便知道
1、什么是主要發(fā)現(xiàn)?2、結果是否回答了研究中提出的問題?3、文章是否提出了研究未來待解決的問題和新的研究方法的仔細闡述等,參考文獻來看,1、是否是近十年的文獻?2、是否來自不同的學術刊物?3、文獻的可靠性?傮w上還要注意寫作的格式(風格)、語言文字功底等進行評估。
最后,肖博士為我們講述了如何閱讀學術論文,大體可分為四個步驟1、一定看懂文章標題,2、快速掃描,獲得文章主要信息和結構,3、閱讀摘要、關鍵詞和概論,4、系統(tǒng)通讀,進行表格記錄或文字記錄閱讀信息。一篇論文的概論有助于我們了解到1、研究問題的背景和起源,2、前人在該領域的貢獻和未來將要解決的問題,3、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論文想解決的問題(目的)和它的重要性(意義)。
通過聽肖云博士的講座,對學術論文有了更系統(tǒng)的了解,對一篇學術論文質(zhì)量的評估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這為我進行學術論文的閱讀有了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年級的學術研究生,我受益匪淺,學會對學術論文的評估才能更有效的進行閱讀,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能力。非常感謝學院給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更感謝肖云博士誨人不倦的精神。
【科研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長關于教育科研專題講座講稿08-07
講座心得體會12-10
講座的心得體會11-05
講座心得體會12-26
(精選)講座心得體會01-27
科研實踐心得體會03-10
科研訓練心得體會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