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鄉(xiāng)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報告
縣鄉(xiāng)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報告鄉(xiāng)鎮(zhèn)政府作為我國最基層的一級政府,自xxxx年實行農村稅費改革以來,農村經濟社會的面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以農養(yǎng)政”退出了歷史舞臺,傳統的權力型鄉(xiāng)鎮(zhèn)政府經濟基礎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為推動鄉(xiāng)鎮(zhèn)政府職能的轉變,更好地服務農民群眾,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熱點、難點問題,從xxxx年起,xxxx縣順應新形勢的需要,在鄉(xiāng)鎮(zhèn)便民(三民)服務中心的基礎上,統一規(guī)范,全面推進了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尤其是開展“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后,便民服務網絡向村和村組延伸,初步搭建起覆蓋鄉(xiāng)、村、組的便民服務網絡,為群眾辦事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環(huán)境,構架了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一、我縣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本著科學統籌,合理規(guī)劃,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制定出臺了組建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深化為民服務代理工作意見,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紀委書記為副組長,縣監(jiān)察局、縣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為成員的指導協調小組,并成立專門的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指導等。同時,在各鄉(xiāng)鎮(zhèn)成立了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各鄉(xiāng)(鎮(zhèn))長任組長,常務副鄉(xiāng)(鎮(zhèn))長和組織委員任副組長,鄉(xiāng)(鎮(zhèn))辦公室主任、財政所所長、派出所所長、民政所所長、計生辦主任、醫(yī)保所所長、國土所所長、司法所所長、農業(yè)干事及其他進入中心的站(所)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協調解決本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重大事項,形成了多方面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局面,有效地保障了我縣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目前,我縣9個鄉(xiāng)鎮(zhèn)均建立了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總面積達900多平方米。
2、立足現有資源,全力打造平臺。一是加強硬件建設。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按照“六個一”(即:一塊門牌、一套工作制度、一本辦事指南、一張工作流程圖、一部咨詢電話、一張便民卡片)的要求,分別在人口聚居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各改造修建了100-200平方米不等的辦公場所,作為便民服務中心大廳,并先后投入資金,安裝大型LED顯示屏、觸摸屏,購買空調、辦公桌椅和為工作人員配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保障各部門集中辦公,構建統一集中的服務區(qū)域。二是整合服務內容。根據群眾需求,突出便民服務,將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證照代辦、公益事業(yè)、民事調解、經濟發(fā)展、咨詢指南等5大類28小項服務內容統一進入便民服務中心,主要包括:辦理土地征用、建房審批、戶口轉遷、身份證等證件,提供社會救助、計劃生育、新農合醫(yī)療費用等服務,處理撫養(yǎng)、繼承、宅基地等糾紛,提供政策法規(guī)、農技知識、市場供求等信息咨詢,以及種養(yǎng)技術指導、優(yōu)良品種引進、農副產品促銷等,基本涵蓋群眾日常所需。三是優(yōu)化人力配置。各鄉(xiāng)(鎮(zhèn))均安排一名班子成員兼任中心主任,選派素質高、業(yè)務強的干部到中心工作,對工作人員實行雙重領導,業(yè)務受主管部門指導,日常工作接受中心領導與管理。同時,各鄉(xiāng)(鎮(zhèn))結合自身實際,科學安排中心服務時間,通過實行逢圩日集中辦公,非圩日實行輪流值班的制度,保證窗口工作人員到崗到位。此外,每天安排班子成員專門負責便民服務中心的日常管理,加強對工作人員管理和現場協調,確保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3、健全運行機制,暢通服務渠道。按照“親民、便民、利民”的原則,以“服務群眾,方便辦事”為目標,通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工作機制,確保中心能高效運轉。一是建立陽光規(guī)范的受理程序。每個中心都印制了《服務指南》、《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指南》、“為民服務聯系卡”,并在中心大廳醒目處公開服務人員、服務事項、辦理程序、承諾時限、收費標準依據、投訴電話等,保障群眾辦事有章可循,同時建立健全了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限時辦結制等規(guī)章制度,明確責任,確保各項工作運轉陽光高效。二是打造高效的辦理程序。實行“統一受理、分類承辦”和“聯審聯辦”工作機制,當場能辦的立即辦,確實不能立即辦的,由中心統一受理后直接轉交相關部門限期辦理;如果涉及多部門,則由中心指定一個窗口牽頭,負責協調其他窗口或部門進行聯合審批辦理,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便利,使群眾進一道門,辦妥想辦的事。三是強化責任追究。每月從為群眾辦理的事項中抽取部分事項進行回訪,直接聽取當事人對事項辦理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群眾反映強烈或工作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干部,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其責任,確保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及為民服務代理機構為群眾代辦的事項“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4、完善服務網絡,延伸服務觸角。各鄉(xiāng)(鎮(zhèn))針對鄉(xiāng)鎮(zhèn)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老人多的實際情況,在各自然村設立以駐村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為代辦員的“便民服務代辦點”,將便民服務中心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目前,我縣93個村(社區(qū))均設立了村級便民服務站,62%的村級便民服務站經過重新改建、擴建,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村(居)民人口在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組(居民小組)的便民服務代理點也初具雛形,切實為偏遠鄉(xiāng)村和弱勢群體提供服務,使群眾不出家門就能辦成事。
通過我縣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平臺幾年來的運行實踐情況看,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的建立,改變了群眾辦事“地點難尋、干部難找”的現象,方便了群眾辦事,改進了干部作風,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進了全縣社會的和諧。
主要體現在:
1、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方便了人民群眾。過去因為干部駐村包點任務重,工作流動性大,農民到鄉(xiāng)鎮(zhèn)辦事經常找不到人,加上分部門、分戰(zhàn)線的分散辦公,使不少群眾不知道找誰,更有部門工作不積極、銜接不配套,辦事無章可循,群眾有時為辦“一個證”要跑三四趟,遠的地方一個來回要跑一天,誤工誤時又增加開支。實行集中辦公,將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項目,統一納入中心,使過去需要跑多個部門才能辦成的事,現只跑一個中心就能辦成,變進多家門為進一家門,變多次找為一次辦,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并節(jié)約了群眾辦事成本。
2、改善服務態(tài)度,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中心改變了原有的管理模式,柜臺式的敝開服務使前來辦事的群眾在心理上與工作人員平等相處,為群眾提供“零距離”服務。同時,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了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站式”服務制、辦結銷號制、領導坐崗制等系列服務制度,要求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堅持以辦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服務標準,以“微笑多一點,服務多一點”的工作作風,有效地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樹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3、規(guī)范辦事程序,推進了廉政建設。中心工作人員從受理到辦結提供全程服務、規(guī)范程序,對受理的每一件事情、辦理的每一個證件,都會認真對待,通過公開辦事程序,把各項事務的辦理置于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杜絕了暗箱操作,避免了違規(guī)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現象,推進了源頭治腐工作,推進了鄉(xiāng)(鎮(zhèn))機關效能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平臺幾年來的運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人力資源缺乏。目前,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均為臨時協調機構,無固定編制和工作人員,往往是指定一名干部負責,集中部分人員辦公,實質上很松散,可謂名分不正,不利于工作的長期穩(wěn)定開展。而且鄉(xiāng)鎮(zhèn)工作人員普遍較少,面臨的中心工作又較多,集中突擊時只能把便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安排參與,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缺崗,存在工作時斷時續(xù)的現象。村、組的便民站點也存在類似現象。
2、服務范圍不廣和電子政務建設還處于落后狀態(tài),F在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受理的事項,很大部分不能直接辦理,需轉報縣甚至更高層次主管部門才能辦理。并且由于電子政務網絡未開通,轉報資料只能由人送,不僅工作效率受到影響,而且行政成本也增加,在服務上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制度執(zhí)行不力。少數窗口辦事人員原則性不強,不堅持按制度辦事,辦事拖拉,對群眾反映的一些問題不及時辦理、答復。個別人員辦事不夠公平,有些事不能一事同仁。
三、加強便民服務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的思路與建議
雖然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在具體運行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認為,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初衷是好的,體現了當前鄉(xiāng)鎮(zhèn)政府職能和行政服務改革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也確實為群眾辦了一些實事、好事,尤其是在全程代理服務上為群眾提供了便利。群眾對便民服務中心確有一定的現實需要,便民服務中心也有必要、有能力為群眾提供一些便利服務,但在具體操作上應因地制宜,充分結合實際,改進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把虛事做實,把實事做好。為此,可從以下幾方面鞏固已有成績、解決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1、統一思想認識。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要切實認識到便民服務中心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是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和服務群眾的有效手段,也是農村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和大勢所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傾斜。同時,借鑒、參照信訪大調解的做法,在鄉(xiāng)鎮(zhèn)設立一正式機構,配備一名專職領導分管該項工作,盡量配備一定的專職工作人員,承擔相應的工作。
2、拓寬服務領域。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要在堅持做好便民服務大廳窗口工作,為群眾提供好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寬服務領域,不斷豐富和完善服務內容,開展進村入戶上門服務,延伸服務鏈條。同時,加大對縣直部門審批事項進一步清理,對能夠下放到鄉(xiāng)鎮(zhèn)的項目要下放,能夠委托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的實行委托辦理。
3、盡快開通電子政務服務網絡。結合96333群信通平臺建設,盡快建成覆蓋縣、鄉(xiāng)、村三級的政務易OA辦公系統,讓鄉(xiāng)鎮(zhèn)政務服務網絡與縣政務服務網絡無縫對接,條件成熟的,逐步實行網上申報、咨詢、受理、審批和公布辦理結果,構建與省市縣三級聯網的互聯互通的網絡體系。(www.qkfawen.com)并充分利用網絡,由鄉(xiāng)鎮(zhèn)相關工作人員對需提交縣直部門審批辦理的,進行錄入上傳資料呈報審批,以此提高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效能。
4、加強隊伍建設。鄉(xiāng)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應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一是要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樂于奉獻的精神,真正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要有熟練的業(yè)務技能,要做到“一專多能,一崗多責”。所以,必須切實加強隊伍建設。一要強化宗旨教育。增強中心工作人員的宗旨觀、服務觀、效率觀,引導工作人員牢記宗旨,用好為民之權,盡好崗位之職。二要加強業(yè)務技能培訓。工作人員經過培訓上崗后,要能夠勝任工作,能夠滿足群眾的需求。(縣行政服務中心劉志福)
【縣鄉(xiāng)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便民服務建設工作述職報告01-25
縣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總結08-24
服務中心實習報告03-01
大學生服務中心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7-17
服務中心主任述職報告12-30
一把便民傘作文05-31
行政服務中心自查報告01-29
服務中心工作自查報告03-31
服務中心主任述職報告15篇02-27
服務中心主任述職報告2篇02-28